現代科學與傳統藝術的碰撞 ——走近百龍畫展體驗魅力文化恐龍作為一種遠古的爬行動物,存在著數不清的迷霧和疑團,吸引著人們孜孜不倦地探索,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一直被人們推崇和喜愛。一個是我們科學研究的對象,一個是我們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那么它們碰撞到一起,會產生什么化學反應呢?諸城恐龍百龍國畫展就會告訴我們答案。 遠遠望去,乍一看以為只是一幅幅水墨國畫,走進前仔細觀賞,才發現里面大有玄機——每一幅國畫里都畫有不同種類、不同形態的遠古恐龍。一只只恐龍或奔跑嬉戲,或喝水覓食,或登高遠眺,知名國畫藝術家孫培增運用傳統國畫的勾、皴、點、染,構成了栩栩如生、色彩斑斕的諸城恐龍生活世界場景。 仔細對比您會發現,每一幅畫的恐龍都是不同的屬種,這些恐龍屬種并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而是根據古生物文獻及學術研究成果繪制的,并且經過了世界權威恐龍專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徐星研究員的指導、審核,保證了每一幅國畫作品都經得起科學的推敲和檢驗。 通過濃淡相間的墨色暈染,一幅幅恐龍的生活場景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真的是百龍百態,各有千秋,充盈著神秘、神圣的藝術氣息,令人嘆為觀止。諸城恐龍百龍國畫展以國畫為表達載體,既講究筆墨意境又遵循科學規律,極具館藏價值和藝術鑒賞力,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