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暴龍館】一、馬門溪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在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其化石,經科學鑒定,屬蜥腳類亞馬目”。此屬動物全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它的頸特別長,相當于體長的一半,不僅構成頸的每一頸椎長,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
【恐龍博物館】1910年,一名叫恩斯特.斯特莫的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貴族進入埃及腹地的撒哈拉沙漠,斯特莫帶領的隊伍遭遇了很多困難,他本人也因為疾病身體虛弱。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斯特莫發現了45種恐龍、鱷類、龜及魚類的化石?!究铸埐┪镳^】在...
【恐龍博物館】南方巨獸龍又名南巨龍、巨獸龍,是鯊齒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于9千3百萬至8千9百萬年前上白堊紀土侖階,化石是在阿根廷發現的。它是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蜥形綱...
華麗羽王龍是在距今一億兩千五百萬年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的新屬新種暴龍類恐龍。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華麗羽王龍標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2012年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恐龍專家徐星命名,相關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
諸城地處于諸萊盆地南部的斷陷盆地,該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堊紀,構造變形復雜,地質地層發育齊全,盆地凹陷長期連續沉積,為形成恐龍化石創造了條件。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諸城先后發現了庫溝、掘村、玉皇、臧家莊、侯家屯、薛家莊、焦家莊...
1964-1968年和1988-1991年先后進行過兩次恐龍化石發掘,共發掘出恐龍化石50余噸,并成功裝架起具有世界影響的“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等鴨嘴龍化石骨架,分別陳列于北京、天津、濟南和我們的諸城市恐龍博物館。自...
到現在人類發現的最大的恐龍骨頭——1988年,在科羅拉多州發現的一只長頸素食恐龍的實心的髖骨結構,包括有髖骨和連接的脊椎,高1.8米,長1.4米,重680千克。 已發現的最細小的恐龍腳印——可能是一種肉食恐龍。...
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是1902年由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在黑龍江省嘉蔭縣發現的,它是鳥臀目家族里的鴨嘴龍,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 在距今一億三千七百萬年至六千五百萬年的白堊紀時期,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氣候與環境非常適合于恐...
諸城出土的完整而罕見的纖角龍化石骨架,經專家研究證實為角龍類的祖先;出土了較為亞洲最大、中國唯一出土的暴龍骨架和世界最大的甲龍骨骼化石;首次在北美以外發現了大型的尖角龍頸盾化石和新角龍類化石,都屬恐龍新屬種,被中科院著名恐龍...
諸城恐龍化石不僅分布密集,而且發現的新屬種也很多,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恐龍屬種產出地之一。 經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鑒定,目前已經確定有鴨嘴龍、角龍類、甲龍類、暴龍類、虛骨龍類等10個屬種,其中2種鴨嘴龍、...
諸城白堊紀恐龍足跡群在諸城皇華鎮大山社區的黃龍溝。2009年開始發掘,截止目前,暴露面積達5000余平方米,在這個呈50度斜坡分布的區域內,形態各異,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各種恐龍足跡密密麻麻排列在巖層上,保存非常完好。不同屬種...
巨大諸城龍高9.1米,長16.6米,是世界目前最高大的鳥腳類個體。2009年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被中外專家們稱為“世界龍王”。生活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晚期,是一種水陸兩棲的爬行動物,主要以植物和軟體蚌類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