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發現的新屬種“趙氏怪腳龍”引媒體高度關注近日,諸城發現命名的一個恐龍新屬種——“趙氏怪腳龍”引起了媒體高度關注,新華社、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科技日報及山東衛視等近百家媒體刊發報道。 據悉,“趙氏怪腳龍”體長大約3米,重約40千克,是一種新的竊蛋龍類,其正型標本為一不完整的后肢。其屬名含義是“奇怪的腳”,種名“趙氏”是紀念已故的我國著名恐龍專家,為諸城恐龍研究做出巨大貢獻的趙喜進先生。 “趙氏怪腳龍”具有獨特的特征組合:股骨頭前后向壓縮并且向后方偏斜,副轉子低矮且與小轉子的遠端相連,股骨干的外側面有一側脊,第四轉子發育的比較弱,第三跖骨近端的關節面呈三角形且近端的前面有一發達的脊等。三個基于近期發表的獸腳類恐龍特征矩陣的定量系統發育分析都支持趙氏怪腳龍屬于近頜龍科,并與內蒙古發現的二連巨盜龍構成姐妹群。 “趙氏怪腳龍”是繼“巨型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 Magnus)之后在諸城發現的又一種獸腳類恐龍,它的命名為諸城恐龍家族又添加了一個新成員,增加了諸城恐龍化石群恐龍種類的多樣性。諸城地區不僅有大型獸腳類恐龍,而且還有小型獸腳類恐龍,在古生物研究上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經研究,“趙氏怪腳龍”與北美發現的近頜龍科成員有相近性,諸城地區之前發現的暴龍類、角龍類、鴨嘴龍類和北美發現的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這說明諸城恐龍和北美恐龍存在生物地理聯系。 “趙氏怪腳龍”指節骨、跖骨化石 據悉,“趙氏怪腳龍”由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王克柏、陳樹清研究人員聯合北京大學余逸倫博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共同研究命名,其研究成果《一種發現于中國山東上白堊統王氏群的新近頜龍類以及對竊蛋龍類體型多樣性的評估》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 |